题要:9月17日,湖北武汉,江夏一中一名九年级男生跳楼身亡。根据监控显示,男生在教学楼楼道被母亲教训,期间挨了两耳光。母亲离开后,男生默立两分钟后,转身爬上栏杆跳下,路过的同学试图阻拦未果。据悉,该男生当天下午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班主任请三名学生家长到校配合管教,该男生在五楼走廊被母亲扇了两耳光便跳楼。当晚9时,该男生因伤势严重被宣告不治。目前,当地教育、司法等部门已介入处置善后。
一个孩子,14岁,大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为什么会那么想不开自杀呢?
往往,在做出“杀死自己”这个动作前,他们已经“死了”。
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已不是个例。
当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死亡便可能成为最后的归宿。
每一个人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
冷漠的家庭、不断的暴力,压死骆驼的,往往不是因为最后一根稻草。
而是之前的,每一根。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从来学不会向孩子道歉。
一部分人固执地认为:孩子就是父母的私有产物。
像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孩子:我不和你说了,你从我房间里出去。
家长冷笑:你有什么房间,这是我买的房子!我供你吃供你穿,什么不是我给你的?连你的命,都是我们给的。
这是中国式家庭一大特点:掌控欲极强。
听话,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要求。
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将孩子标签化。孩子学习不好,就骂他笨。孩子爱睡懒觉,就说他毅力薄弱。
还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对失控父母有多恐惧,家长说这些话时,都觉得没什么。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话都像一根根针,千疮百孔地扎在身上。
等将这些标签吸收、内化后,孩子变得自卑。
蜷缩在自己的世界,把自己伪装成刺猬。
家长被扎到后,又反过来骂孩子:这么大了,还这么不听话!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
这世上没有人,会真的脆弱到因为几句话自杀。
压垮他们的,是你们常年的不理解,和他们不断积攒的失望。
就像气球一样。
撑不住的那一刻,就爆了。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找到那个爱你的人,一起走在街上。
每一个自杀者都是被杀的。
请永远不要以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去看待一个孩子。
每一个连死都不怕的孩子,其实都只是对这世界没有了留恋。
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是绝忘的!
他可能觉得,离开才是解脱。
毕竟,本应该是自己最亲的人,都已经是这样对待自己。
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打脸。
这位母亲气冲冲的,行云流水般的打了孩子耳光,让我一下子就想起前些天看到的两个问题:
如果孩子接下来一切安好,没有跳下去,也许这个妈妈会提这样一个问题:
“你为孩子付出很多,而孩子不仅没达到你的期望,还让你脸上无光,你会怎么办?”
再过些年,孩子慢慢长大了,妈妈变老了,可能又会来提另外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其实我发现很多母亲都是不懂母爱甚至没有母爱的。
这句说出来估计又要被批评:言语恶毒,思想阴暗。
多数只是到时间结婚,怀了就生,既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也没有任何计划和想法。
受教育水平高一些的女性,更懂得如何爱孩子。
她们的孩子各方面都被照顾的很好。
因为生活压力和生理因素,很多母亲总是习惯通过重复诉说,以此释放自己的压力。
如果这时候孩子有错,就是火上浇油。
却不曾想自己日久天长累积起来的废话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幼小的生命。
时常絮叨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可是却不思考,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为什么一定只是孩子特别努力呢?
难道不也是因为别人的父母有较好基因或基因突变、更好的经济实力、更合理的教育方式呢?
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还是因为穷。因为穷人对孩子的功利心更重。穷人更应该谨慎生孩子。
在回到事件本身
事实上,很多孩子可能打架打得自己鼻青脸肿都不会哭,唯独受不了来自父母的伤害。
尤其是在这件事里,在公共场合,老师同学的面前,被本该是最支持自己的母亲用打耳光的方式羞辱,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绝望呢?
连我妈都不要我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不如死了算了。
我估计这就是那个孩子当时的想法,所以他选择了跳楼,用生命作最后的报复,最后的抗争。
许多父母没把孩子当人,觉得孩子不记事。
其实孩子什么都记得,不一定宣之于口罢了。
许多父母在生活里磨得皮糙肉厚,觉得孩子怎么摔打都无所谓,却没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就是父母与学校。
一旦在此陷于绝望,那就什么都没了。
我听过一种借口: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没经验。
但父母大多当过人,有基本的与人交往的社会经验吧?
孩子,却真是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当人。
孩子在成为孩子之前,首先是个人,得把他当个人看。
你不会对一个普通人做的事,也不该对孩子做。
我觉得,这是许多父母没意识到,或根本不愿意识到的一点。
任谁要逼死另一个人,都要担心对方临死反扑。
唯独对孩子不用。
亲爸妈往死里逼孩子。
而孩子不想活了,都没说带着伤害他的爸妈一起走。
然后,这帮成年人还要抱怨这孩子太脆弱,太不知道心疼父母,不知好歹这种屁话。
可我想说,你晚上睡觉,他拿把刀捅你你能怎么办啊?
你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是感谢老师没来得及教那句:匹夫之怒,血溅五步。
以及烧香的时候谢谢不杀之恩。
最后我希望父母持证上岗、培训上岗真的很有必要,虽然慢一些,但这是办法,能让家庭更加幸福一些,孩子也会幸福一些。

评论